The Electric Vehicle Profit Race: Who’s Leading, Who’s Closing In?

电动车利润竞赛:谁在领先,谁在逼近?

2 4 月, 2025
  • 2024年,只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和中国的新兴品牌系列集团在电动车独立制造商中实现了正运营利润率。
  • 尽管销售上升,许多电动车制造商在盈利能力上仍面临困难,领先者特斯拉和比亚迪则受益于垂直整合。
  • 特斯拉在非中国市场领先,2023年的利润率为7.2%,但面临竞争加剧和利润率下降的挑战。
  • 比亚迪以6.4%的利润率紧随特斯拉的步伐,如果趋势持续,它可能成为盈利能力最高的电动车品牌。
  • 中国公司如极氪、小鹏和零跑正在改善,但仍面临显著的利润率挑战。
  • 蔚来、Polestar、Rivian,尤其是Lucid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显示出整个行业的障碍。
  • 在电动车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生产价值链和在竞争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Who Is Winning The Global EV Race?

一场电动风暴正在汽车行业酝酿。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不断演变的市场中争夺盈利的竞赛继续活力四射。在众多的希望者中,只有四家电动车独立制造商在2024年达到了正运营利润率的彼岸: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和来自中国的新兴品牌系列集团。

随着世界加速迈向电动出行,销售正以惊人的速度攀升;然而,盈利能力对许多人而言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特斯拉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去年记录了7.2%的运营利润率,而比亚迪紧随其后,达到了6.4%。但在表面之下,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特斯拉,曾经在利润率上无可匹敌的巨头,现在面临下降,而比亚迪则势头向上。如果这一势头持续,比亚迪有望超越特斯拉,成为盈利能力最高的电动车品牌。

这些强者的秘密在于它们对垂直整合的掌握。通过从电池生产到软件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内部处理,特斯拉和比亚迪成功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这一蓝图在理想汽车和系列集团的运营战略中得到了体现,它们遵循相似的理念。控制供应链的能力有效地将成功的创新者与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

中国新兴品牌也在不断崛起。极氪作为吉利的高端品牌,2024年利润率为-8.5%,较之前表现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小鹏和零跑在过去一年中将损失减半。然而,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蔚来,例如,记录了超过-30%的利润率,即使是Polestar和Rivian这样的西方明星也仍然深陷亏损,尽管它们在实现收支平衡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一场令人震惊的情况下,Lucid的运营利润率徘徊在令人震惊的-374%,相比2023年的-500%有所改善,然而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得益于沙特主权财富投资的支撑,Lucid得以生存,然而其境况却比那些更加脆弱的竞争对手要好。

在此背景下,特斯拉成为唯一盈利的非中国电动车先锋。然而,竞争加剧和激烈的价格战威胁着它的市场地位。格局正在变化。结论是:在这场高风险的竞争中,灵活性、适应能力和对整个生产价值链的掌控将决定胜利者与众多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全球目光聚焦于这些电动革命者,正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定义交通的未来。

电动车市场盈利能力的真相:你需要知道的

随着汽车行业朝着电气化未来前进,机遇和挑战的动态环境随之而来。在2024年,电动车(EV)行业正急速增长,同时面对盈利障碍,只有少数制造商实现了正运营利润率。其中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和来自中国的新兴品牌系列集团。

电动汽车的增长与市场动态

电动车的普及正在蓬勃发展,销售数据屡创纪录。然而,许多人通往盈利的道路依然难以捉摸。这一旅程不仅涉及扩大生产规模,还涉及掌握垂直整合,这使得特斯拉和比亚迪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成本。

关键参与者:
特斯拉: 记录了7.2%的运营利润率,但由于竞争加剧和价格压力而面临利润率下降。
比亚迪: 达到6.4%的运营利润率,显示出上升势头,有可能超越特斯拉的盈利能力。
理想汽车和系列集团: 均采取内部开发和供应链控制的策略,效仿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成功蓝图。

垂直整合:成功的秘钥

在电动车行业,盈利的途径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掌握垂直整合,这包括控制生产和开发的各个阶段,从原材料到零售。

为什么垂直整合重要:
成本控制: 通过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成本。
创新速度: 垂直整合允许新技术(如先进电池或专有软件系统)更快发展。
质量保证: 直接监督生产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这是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品牌声誉的关键因素。

挑战与新兴竞争者

中国的新兴品牌和传统品牌在竞争激烈、成本敏感的市场中争取更好的利润:
极氪、小鹏和零跑: 尽管面临亏损,但它们已大幅削减了亏损。
蔚来: 面临严重的负利润率,暗示需要更大的成本效率策略。
Polestar和Rivian: 在实现收支平衡的进程中,仍在努力应对财务可持续性挑战。

Lucid的生存故事:
尽管运营利润率高达-374%,Lucid依然凭借来自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的大量财务支持保持生存。

全球趋势与专家预测

展望未来,竞争将加剧,推动因素包括:
激烈的价格战: 制造商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进一步压缩利润率。
政策影响: 政府规章和激励措施可能会急剧影响市场动态和消费者偏好。
技术创新: 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和自动驾驶系统继续发展,为电动车制造商提供机遇和干扰。

建议及快速提示

对于考虑转向电动的人士:
评估总拥有成本: 考虑初始购买价格和长期的燃料及维护节省。
关注激励政策: 政府针对电动车购买的激励措施可以显著抵消成本。
利用家庭充电的好处: 安装家用充电站可以减少对公共充电网络的依赖。

结论

电气化的竞赛不仅关乎战略运营决策,也关乎技术进步。随着电动车领域的发展,适应能力和对整个生产价值链的良好把握将成为区分未来行业领导者与那些努力追赶者的关键。

有关汽车行业的更多见解,请访问华尔街日报

Parker Yzerman

帕克·伊泽曼是新兴技术和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的思想领袖。他拥有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结合了先进的学术见解和实践经验。此前,他在Quantumk Solutions担任战略职位,在开发利用尖端技术的创新金融产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帕克的写作反映了他对技术与金融交汇点的深刻理解,为读者提供了洞察塑造行业的趋势和颠覆的全面视角。他的作品曾在众多行业出版物中刊登,使他成为金融科技领域备受追捧的声音。

Don't Miss